驾驶“摩电”加装遮阳(雨)棚,驾驶“摩电”随意穿行,驾乘“摩电”不戴安全头盔......这些违法又危险的驾驶行为导致交通事故频发,给出行安全埋下严重隐患。
为筑牢道路安全防线,营口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主动作为,持续发力开展摩托车、电动自行车集中宣传、路面劝导等专项行动,全力守护群众出行安全。
多场景宣传 把安全知识送到身边
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负责人带头深入一线,先后走进财富家超市(锦联店)、大润发超市、真实惠超市、大家购(西市相和购物中心店)等大型商超,以及中国移动营业网点、各大银行机构,与商户员工、群众面对面交流,细致讲解电动自行车骑行时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,手把手示范正确佩戴方法;同时,各大队同步行动,深入辖区企业、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地,开展 “一盔一带” 主题宣讲工作,用真实案例敲响安全警钟,让 “戴盔出行” 的意识深入人心。
全流程守护 从劝导到便民 “一站式”
在路面管控上,交警部门充分利用交通劝导系统,组织全市交警每日在路口、商圈等重点区域值守,对未佩戴头盔的摩电骑行人员进行耐心劝导;各交通管理大队依托 “马路学堂” 服务载体,创新推出 “头盔临时借用” 便民举措,为未按规定佩戴头盔的市民提供 “即借即走” 的便捷服务,既有效避免耽误市民出行行程,又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护屏障。
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联合工商银行、辽沈银行,在全市主城区小学试点安装 “共享头盔柜”,家长接送学生时若忘戴头盔,可免费借用;中国移动、工商银行也积极响应,在全市营业网点推出 “办理业务赠头盔” 活动,让安全与便利 “双送达”。
精准化帮扶 给孩子一份特殊守护
针对校园周边“摩电”安全,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专门对全市小学开展摸排,统计骑摩托车、电动自行车接送学生却没有头盔的家长数量,随后联系爱心企业定向捐赠 1000 个安全头盔,并向全市学生印发《“小手拉大手” 安全倡议书》,鼓励孩子们当起 “家庭安全监督员”,提醒家长接送时规范佩戴头盔,让安全理念在家庭中传递。
广覆盖提示 让安全声音随处可闻
为扩大宣传范围,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整合多方资源,利用全市网络电视、有线电视、滚动字幕广泛宣传;通过大数据精准推送,对全市 14 万电动车和 4 万摩托车骑行人员进行精准提示;对全市 60 岁以上老年人和农村地区群众,利用短信每月进行精准宣传提示。
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联合基层基础管理支队,依托交通劝导系统,组织全市 54 个派出所 1125 名民警辅警参与劝导工作,并同步推进含该举措在内的 16 项具体措施,全方位、多角度开展交通安全劝导工作。
这些头盔误区千万别踩!很多人觉得 “戴头盔是小事”,却不知错误佩戴反而会埋下隐患,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开!
误区一:戴头盔不系扣带
不少人图省事,头盔往头上一扣就走,扣带要么不系,要么系得松松垮垮。可一旦遇到急刹、碰撞,头盔会瞬间脱落,相当于 “白戴”!正确做法是:将扣带调节到贴合下巴的程度,既能正常说话,又不会轻易滑动。
误区二:只有驾驶人要戴头盔
不管是骑摩电的驾驶人,还是坐在后座的乘车人,都得正确佩戴头盔!毕竟事故发生时,乘车人的头部同样面临风险。另外,建议在头盔上张贴反光标识,夜间骑行时能提醒周边车辆避让,多一份安全保障。
误区三:随便买个头盔就行
头盔可不是 “凑活品”!一定要选符合自己头围、头型的款式,确保佩戴后贴合头部 ,尺寸不合适的头盔在事故中很容易脱落,无法起到保护作用。建议选购有 3C 认证的正规产品,安全更有保障。
不戴头盔的理由有千千万,但规范佩戴的理由只有一个,安全!安全!安全!意外或许难以预测,但事故伤害却能通过防护减少,交警蜀黍的每一次劝导,都是希望您能时刻保持警惕,把安全放在首位。